您现在的位置:先兆流产治疗专科医院 >> 诊断辨别 >> 手足口病预防保健知识家长篇

手足口病预防保健知识家长篇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婴幼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种肠道疾病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都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潜伏期差不多是2—6天左右,当感染了病毒以后,孩子一般出现一些前驱期症状,前驱期症状往往就是:低烧、食欲不振、神志萎靡,孩子精神状态也不好。

手足口是怎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感染。

手足口病症状有哪些?

轻症患者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黏膜疱疹。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

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重症患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运动障碍;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面色苍灰、四肢发凉、指(趾)发绀。

如何预防手足口?

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春季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哺乳期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乳头。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

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它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暴晒,家禽家畜要圈养。

流行期间每天晨起、午睡后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家长怎样对日常用品消毒?

如果家里没有孩子患手足口,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

如果家里有孩子患手足口,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服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在丢入厕所。

总的来说,还是要提高孩子本身的抵抗力,提供给孩子容易消化的饮食,保持一定量的饮水。“发现早”是治疗控制手足口病的最主要环节。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医院
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wkh.com/wahl/80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