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重点专科建设为龙头打造南方中医特色强院
——广州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工作巡礼(四)
广州中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成绩喜人,拥有7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脾胃病科、妇科、肿瘤科、临床药学),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耳鼻喉科、内分泌科、脾胃病科、骨伤科、妇科、肿瘤科、针灸科、心血管科、风湿病科、急诊科、脑病科、临床药学、护理学、重症医学科),已进入国家重点专科专医院行列,其中多个专科专病成为全国协作组组长或副组长单位;并拥有27个省级重点专科专病。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妇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异位妊娠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牵头单位
专科历史:
广州中医院中医妇科学学科由全国著名中医学家罗元恺创建于年。年成为首批中医妇科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罗元恺教授是全国首批中医妇科学博士生导师。
经过近60年的努力,专科在专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年初被评定为广东省卫生系统“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的重点专科;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科;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强化建设专科;年7月以优秀成绩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的验收,继续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年通过审核,成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现为中医妇科组长单位、优势病种“异位妊娠”和“胎动不安”的分组组长和副组长单位。
中医妇科学课程年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医妇科学教学团队年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医妇科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是全国同类学科中唯一在学科建设、专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各方面均进入国家级行列者。
建设成效:
1.专科牵头制定的异位妊娠临床路径已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异位妊娠”中医诊疗方案已编入《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和《中医妇科学》的本科以及研究生教材。
2.“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建设。
3.专科实验室“中医女性生殖调节与安全性研究”获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立项资助。
4.医疗业务规模稳步发展,中医临床疗效提高,专科排名居全国同行首位。
5.专科带头人和专科负责人分获“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优势中医临床人材”称号,专科有第5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2人。
6.获省部级科研成果1项,地市级2项。
专科特色优势:
在发挥中医治疗优势方面,我科充分挖掘中医在异位妊娠、先兆流产及不孕病治疗方面的优势,并开展了多种特色治疗:
1.中医治疗输卵管妊娠,继承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积极采用各种先进的检测手段,以期早诊早治,同时将辨证分型和输卵管妊娠的病理发展阶段结合起来,从而探索出一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
我科对患者进行中医辨病分期和辨证分型,确定了输卵管妊娠的病情影响因子,制定了输卵管妊娠的病情影响因子评分模型,经计算其病情影响因子总积分后,按照不同的分期、证型和总积分,进行分组治疗。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通过分析疗效和分期、证型、积分的关系,对输卵管妊娠的辨病与辨证论治规律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较佳的治疗效果。
2.早期先兆流产是常见的妊娠病,临床应首辨胚胎是否存活,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要动态观察病情变化。除了细心诊查阴道流血、腰酸、腹痛、下坠四大症状以外,还需辨妊娠滑脉是否存在及其强弱,同时动态观察血β-HCG的变化及B超辅助检查。
中医安胎法是中医妇科学中颇有优势和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内经》是临床各科之源,就中医妇产科学中的妊娠病而言,提出了胎病(癫疾)、子暗发生的机理,及孕期用药的原则。汉代《金匾要略·妊娠病脉证并治》明确提出养胎安胎的辨证论治。如当归芍药散治疗肝脾不和所致的妊娠腹痛,胶艾汤治疗阴血亏虚,冲任损伤所致的阴血下漏的妊娠下血并有腹痛的胞阻,及妇人三种阴道下血症鉴别的诊断。其中当归散治血虚湿热,偏于肝血虚,白术散治寒湿,偏于脾气虚,创造了一热一寒调理肝脾的祛病安胎法。此外还论及心火盛伤胎,刺泻劳宫及关元的证治,成为后世逐月养胎法之源。张仲景强调辨证论治养胎、安胎和祛病以安胎的理、法、方药,成为后世安胎、保胎、养胎、长胎之源头。
安胎首重补肾,并按不同的证型辨证论治。我科对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证明,中医药对早期先兆流产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药物价格较低,容易被患者接受,患者依从性高。
3.在不孕症方面,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不孕采取补肾活血法治疗已取得初步进展,通过研究原发性和继发性不孕与抗精子抗体的相关性,提出免疫性不孕以肾虚兼血瘀为主的病机;对肾虚肝郁型黄体不健进行临床观察,着重从生殖内分泌激素、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的检测,寻找反映黄体不健本质的主要证型。
医疗业务:自专科建设以来,专科业务量逐年增长,近5年年住院人数平均达人以上,年手术量达台以上,平均年门诊达25万人次以上,床位使用率达%以上,均在同行中前列。
学术带头人:
罗颂平,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和欧阳惠卿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秉家传、师承、院校教育与出国研修之综合优势,学术造诣深厚,学贯中西。现任广州中医院妇儿中心主任,妇产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医专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中医学中药学学科组成员;全国中医学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
人才梯队:
专科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7人,主治医师4人,医师11人,其中60%以上为博士研究生毕业。
科研成果:
专科以临床应用研究为重点,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保持稳定的科研方向,并不断地拓展和深入。现形成了4个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自然流产的研究、中医药诊治盆腔炎的研究、输卵管妊娠、不孕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研究内容系统、具体。近5年围绕重点病种的临床应用研究设立相关研究课题,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6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4项,厅局级7项。
专科现有院内制剂:助孕丸、益肾活血丸、罗氏内异方、舒乐宁、盆炎康合剂、橘荔散结丸、复方毛冬青灌肠液、医院中药制剂。
教学成果:
本学科人才培养层次包括临床医学学位与医学科学学位,七年制、非医攻博以及同等学力在职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等。年设立本科中医专业妇科方向。本学科现共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9人。培养高层次人才师资数量合理。
年以来招收博士生72人,其中,在职攻读博士学位5人,境外生28人。已获博士学位53人,其中境外生6人。招收硕士生人,其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5人,境外生57人。已获硕士学位人,其中境外生31人。年以来博士后进站2人,出站1人。
重视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欧阳惠卿主编的“十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年获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一等奖;张玉珍主编的“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获年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优秀教材。罗颂平主编了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材和案例版《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等教材。罗颂平主持的“《中医妇科学》‘双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