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先兆流产治疗专科医院 >> 致病因素 >> 思念的树洞体会生命的尊严创新疗护模式

思念的树洞体会生命的尊严创新疗护模式

 

关爱白癜风患者公益援助活动 http://pf.39.net/bdfyy/tslf/240412/w4oelgx.html
失去胎儿宝宝对女性来说是一次不幸的身心创伤,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采用“舒缓疗护”、“安宁疗护”的理念创新疗护方式,在最大尊重和最小伤害的前提下陪伴、引导患者度过这一特殊时期,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团队辅导自我介绍环节。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三病区计生科有一处特别的房间,走进这里,你医院。美丽的屏风,舒适的沙发,房内柔和的色彩,精心布置的花瓣装饰,让你的心情立马平静放松下来。再仔细看看桌上陈列的电话、精致的木盒、素雅的鲜花,计生科的护士说,这里即将举行一场简单而有意义的仪式。一个“神秘”的仪式:让每个小生命都带着尊严谢幕并不是每一次妊娠都有好的结果。当不得不终止妊娠,送走自己的小天使时,有些患者是难以接受的,有的非常悲痛,有的甚至对日后孕育新生命有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十三楼计生科这个房间的一角就是为这些患者而特别布置的,她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来与未谋面的宝宝做个“告别”。26岁的小陈(化名)由于胎停育住进病区,引产后,医护人员按照她与先生的意愿,进行胚胎处理的流程及仪式。胎体由医务人员从产房交接,提前处理安放在精致的木盒内。在这处“私密”的空间内,小陈及先生写下祝福卡片。护士们会离开留白,把时间给夫妻俩,各自说说心底话,再互相交流,或“打个电话”给宝宝说说悄悄话。之后,护士引导夫妻两爱的拥抱,仪式上,小陈眼眶泛红,一度哽咽。向小天使告别后,小陈拭去眼角泪水,坦言仪式过程让她感受到应该如何告别与放下,“对宝宝说说这些天来,我们做母子的缘分,讲讲我的不舍。以为有些感受会说不出口,可是看到那个木盒和电话我感觉一下就想倾诉了,心里轻松了不少。相信宝宝离开时带着我们的祝福和爱。”走进“思念的树洞”:让想做妈妈的她们打开心结“我们为这种疗护方式起了个名字叫‘思念的树洞’,在疗护过程中,不少患者打开了心结,打开话匣解开心房,甚至促使了夫妻之间的感情更亲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计生科护士长田莹莹介绍。小吴(化名)也是令护士长印象深刻的一名患者,她因胎儿发育异常住院,由于有过两次发育异常经历,情绪很低落,她也选择了走进“思念的树洞”。在医护人员的陪护下,她和先生在仪式上敞开心扉,互相倾诉,结束后她告诉护士,“我和老公长期与长辈共同居住,夫妻两私密空间本来就少,就像熟悉的陌生人。很少像这样坐下来聊一聊我们自己,分享彼此的心境,更是很久都没拥抱过。刚才虽然哭得稀里哗啦,整个过程让我触动很大,拥抱的时候真的感觉又熟悉起来。”“开始这种疗护形式是因为工作中发现科室很多患者确实有这类需求。”田护士长表示,计生科的住院病人除了保胎的,有一半是有不良妊娠结局的,一个月有多名这类病人,一般为胎儿发育异常、胎死宫内、稽留流产、反复胚停等多种情况。“她们中大部分患者是有心理负担的,甚至有的对妊娠产生了恐惧,此时单纯的治疗和护理是不够的。如何帮助她们,不仅需要宣教身体健康方面的知识,更需要能够让她们心理接受,放下包袱,特别是让有后续生育需求的女性重建信心。”创新疗护模式:让更多患者不畏过去迎接新生田护士长介绍,病区采用“思念的树洞”这种疗护方式是源于“舒缓疗护”、“安宁疗护”的概念,一方面是尊重生命,让小天使带着尊严离开。另一方面是帮助这些终止妊娠的患者,卸下心理重担。给予她们悲痛管理和心理舒缓的支持,注重引导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希望她们情绪平稳,往前看迎接新生活。计生科成立了舒缓疗护团队,由有心理咨询师资质和精神卫生专科的护士领衔为患者服务。而服务形式也不仅包括胎体处理流程及仪式,团队还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讲座及团队辅导互动,为患者提供一系列的身心照护。当患者来到病区办理住院时,护理人员就会将“思念的树洞”宣教单上的内容告诉患者,包括胎体处理流程、仪式内容、患者可自选的要求等,责任护士会跟进有选择倾向的患者,疗护团队护士会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在评估病人的生理和心理情况后,合理安排时间,按照病人的自选要求进行后续活动。如果患者愿意,可以选择团队辅导,一般每周三定期进行。疗护团队会尽量安排病史相似的患者一同参与,一般3-6人围坐进行心理咨询互动。首先大家自我介绍,采用同伴分享的方式鼓励大家认识、沟通。然后让病人提出她最关心或最在意的问题,有哪些感受,可能会怎么做。接着让有此经历的病人分享她的心路历程。护士会分析是否解决了这些问题,然后再一对一做沟通辅导,针对个体关心或担心的点分析沟通指导。在团队辅导的开始前和结束后都会有书面测试,让病人反馈,哪些方面得到了帮助,哪些需要改进。据统计,舒缓疗护团队从今年8月份正式开展已累计为患者提供服务支持11人次。田护士长表示,对于团辅来说,现在只向住院患者开放,后续也可成立社团,向返院患者以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从事临床护理职业以来,她们面对小天使离去的无助难过和对再次怀孕的恐惧担心,我们都看在眼里。用我们的专业照顾好患者的身心健康,体会生命的温暖,让她们多一些选择,少些遗憾,不畏过去、迎接新生正是我们要做的。”通讯员史月爱南京·南京晨报见习记者孙苏静编辑:林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jvwkh.com/wadzz/14640.html

当前时间: